天府新区华阳街道启动“三所联调”
调解成功率履约率达98%
昨(10)日,记者从成都天府新区华阳街道办事处获悉,在天府新区党工委政法委的指导下,华阳街道去年10月启动了“三所联调”工作。在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支持下,“三所联调”调解室已成功化解了一批矛盾纠纷,为社会和谐、经济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。
据悉,“三所联调”工作开展以来,截至目前,华阳街道共调解纠纷100余件,其中20余件为可能转化为刑事案件的纠纷,调解成功率和履约率达98%,共接待群众法律咨询500余人次。
整合资源“三所联调”优化调解体系
据华阳司法所相关负责人介绍,近年来,随着华阳街道经济社会的发展,公安机关接到的非警务类矛盾纠纷逐渐呈现出数量增多、类型复杂的趋势,给有限的警力造成了极大的压力。为填补公安机关的非警务纠纷和人民调解的空白,优化调解体系,2017年10月,在天府新区党工委政法委的指导下,华阳街道办事处决定整合辖区派出所、司法所和律师事务所力量,实现“三所联调”,在辖区派出所设置“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驻派出所调解室”,为调解工作注入了无限生机和发展动力。
在“三所联调”机制建立中,华阳街道实行专人负责机制,将人民调解室设置在公安派出所,由律师事务所选派经验丰富的律师全天坐班,专职从事调解工作,全力打造接案、调解、执行、后续跟踪一条龙服务。实现无缝对接,派出所接到非警务类报案后第一时间移交到驻派出所调解室,由调解室律师、调解员及时处理化解,避免因时间延误而导致矛盾升级转化。搭建调解接力机制,对适用调解的治安案件,派出所接警后进行先期出警,开展调查取证和现场调解。若现场调解不成功,经当事人同意后,由驻所人民调解室进行调解,全面搭建治安民事纠纷调解的“缓冲区”。
源头治理组建“三所联调”普法讲师团
华阳街道还组建了“三所联调”普法讲师团,由社区民警、律师组成普法讲师团,通过院落坝坝会等方式讲解法律知识、印发法律案例“明白纸”、送法律书籍等方式,大力推进普法进小区工作,进一步增强群众守法意识,从源头上减少纠纷的发生。
将社区网格员发展为调解信息员,建立纠纷调解微信群,实时掌握辖区纠纷动向,驻所调解室律师成为网格员纠纷调解的智囊顾问,对社区的纠纷调解工作及时给予专业的法律支持。定期分析研判,每月对纠纷调解情况进行汇总分析,为辖区普法工作提供方向性指引。 本报记者刘冰玉/文 |